Header Ads

脊椎手術,可怕嗎?




文/劉漢明  醫師

    相信門診病人當醫生提及病人脊椎需要手術治療時,多數病人及家屬必定面有恐懼,期期不可為,「月亮歌后」了例子也深植於大眾心理。尋求偏方或放棄黃金治療期,導致神經壓迫至不可逆情況,造成功能缺損或壞死,也時有所聞。不可否認脊椎手術是一高危險且精密手術,但隨著醫療進步,經驗累積 及器具的進步,早已是一常規手術,並不足為懼。
脊椎就像人的皮膚、頭髮會變皺紋及變白,是一種老化的自然現象。脊椎的椎間盤及小關節(Facet  joint)軟骨,也會退化磨損,造成椎間盤突出,椎間盤高度降低及骨刺的增生,這些就會造成神經孔的狹窄,進一步壓迫到神經根(Root),導致缺血性的病變,此時即形成臨床上麻痛、感覺異常,甚至肌肉無力,就是俗稱的坐骨神經痛。典型的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疼痛會延伸至大腿後側,膝蓋外側並向下延伸小腿肚、腳背或腳底等部位,病人在彎腰或抬腿甚至坐下時會使症狀加劇。若是症狀輕微多數以藥物或復健可使神經發炎改善,此類病人則不需手術治療。但保守治療或嚴重疼痛時影響日常生活,病人此時應勇敢與醫師討論開刀的時機及方法。
大部分的脊椎病人不敢接受手術最重要的原因有二:
一、害怕手術傷及神經導致後遺症甚至癱瘓
二、恐懼手術後傷口有劇烈疼痛,復原期長,需長時間臥床影響工作,但這些其實是病人的不解所造成的迷失。
脊椎神經上百條,但它都由一硬膜包覆著,如同電線的銅絲由塑膠膜包覆,脊椎手術作業空間都在硬膜外,並非如民眾想像裡面構造如蜘蛛網般無法分離,其實手術中視野,如術中止血乾淨,神經根就像一條麵線清晰可見,誤傷神經的機率其實非常低,加上現有進步的光學儀器更幫助醫生看清手術中的神經。
脊椎微創手術如腹腔鏡手術甚至機器人「達文西」的微創手術,近年也大興其市。如本院使用一特殊套管,經由肌肉層深入病灶加上使用改良型微小器械,即可實行椎間盤切除、骨刺切除甚至鋼釘支架融合手術(Mini-Tlif),此種手術可減少肌肉的切割,不必要的骨頭切除,保存肌肉與骨頭附著的完整性,如兩節手術傷口約2-3公分即可完成,病人其實術後疼痛大幅降低,術後1-2天即可下床。
此種微創手術歐美先進國家已施行多年,本院也躬逢其事,在此方面也有豐富的經驗。此外近年國外亦使用電腦導航系統,幫助醫生可準確植入鋼釘,幾乎零失誤,更將微創手術提高至另一境界。高科技的進步,實讓現代人面對此不可避免的老化疾病更有信心。電腦導航,機器人手臂輔助手術,在未來3-5年在台灣必定是風起雲湧,東元醫院的脊椎外科也已朝此目標前進,帶給民眾更信賴的醫療。

脊椎手術其實真的不可怕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