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如何正確篩檢大腸癌



文/高級健檢中心主任 林洋鈺醫師

癌症長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位,而大腸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與國人的飲食習慣不良及缺乏運動相關。近年民眾健康意識抬頭,已有不少民眾會選擇定期安排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查以篩檢大腸癌。
關於大腸癌篩檢,不少民眾會對於如何選擇檢查方式與如何決定檢查頻率會有疑惑,本文會嘗試回答這兩個基本卻重要的問題,「糞便潛血檢查或大腸鏡檢該如何選擇?」「大腸鏡追蹤的頻率多久一次才算適當?」

糞便潛血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是利用定量免疫法去檢測在糞便中的微量血液,目前政府針對50-75歲的民眾,提供2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當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時,就應再安排進一步的大腸鏡檢查。這項篩檢工具被證實可以降低30%的大腸癌發生率,國內每20位陽性受檢者中,就會有一位被確診為大腸癌,而超過一半的受檢者被證實有腺瘤性息肉。另外,在35-50歲這個年齡層,糞便潛血檢查也被證實對於大腸癌及腺瘤性息肉具有較佳的風險預測能力,可以適用於年輕族群。
可惜的是,糞便潛血對於大腸癌的偵測能力仍是有限的,只有約七成的大腸癌會在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所以會需要長期規則追蹤或是直接考慮更進階的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是利用內視鏡直接去觀察大腸內層黏膜變化,檢查敏感性高,可以有效偵測微小息肉與癌前病灶,並可以在檢查的當下,針對有疑問的病灶,直接進行組織的取樣(切片),是一項兼具診斷與治療的大腸檢查。因為屬於侵入性檢查,所以會建議安排於有下列大腸癌危險因子的族群:
- 具大腸癌家族史。
- 糞便潛血檢查陽性、肉眼可見之血便、長期便祕/腹瀉、長期腹脹/腹痛。
- 40歲以上,飲食習慣不良(嗜吃紅肉、油炸食品及加工肉品)、體重過重、抽菸、代謝症候群、缺乏運動習慣。
- 50歲以上,屬大腸癌好發年齡,可以考慮規則安排大腸鏡檢查。

大腸鏡的追蹤頻率
大腸鏡的追蹤頻率,依照當次鏡檢的結果(息肉大小、病理診斷、清腸程度)而有不同的建議,整理如下:
- 若當次大腸鏡檢查發現有1公分以上的腺瘤性息肉、息肉本身分化不良、一次發現多顆腺瘤性息肉、或是當次鏡檢的清腸結果不理想,這類病人都屬於高風險族群,會建議1年後再追蹤大腸鏡。
- 若非上述高風險的狀況,只有1-2顆不到1公分的小腺瘤,則建議1-3年再做一次大腸鏡。
- 若檢查無異常,沒有任何息肉發現,再加上清腸結果良好,則建議每3-5年做一次檢查。


重點整理
- 糞便潛血檢查,在35歲起可以考慮安排,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但其偵測大腸癌的能力仍是有限的。
- 大腸鏡檢查,當40歲以上且具有大腸癌危險因子(飲食習慣不良、體重過重、抽菸、代謝症候群、缺乏運動、大腸癌家族史),或年齡滿50歲以上時,可以考慮規則安排,是兼具診斷與治療功能的大腸癌篩檢工具。
- 大腸鏡的追蹤頻率,需考慮當次鏡檢的結果(息肉大小、病理診斷、清腸程度),來決定下次追蹤的週期。如果屬於高風險族群,會建議1年後再追蹤大腸鏡;如果檢查完全正常,加以清腸結果良好,則建議每3-5年做一次檢查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