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 Ads

急性心肌梗塞奪命併發症

/ 心臟內科 林育伸 醫師
38歲原本健康的李先生,睡到半夜開始出現持續性胸痛,同時伴有呼吸困難及噁心盜汗等症狀,醒了之後情況並無改善,依據家人描述病人起床約半小時後,越來越喘。家屬緊急由119快速送到急診搶救。經藥物急救之後,仍然很喘,血壓在強心劑點滴下為110/60mmHg,心跳每分鐘約120次,心電圖呈現前胸壁急性心肌梗塞,於是病人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心導管檢查呈現左前降支冠狀動脈血管近端完全阻塞,予以施行氣球擴張術及支架置放,後轉送至心臟加護中心持續治療。

  李先生住進心臟加護中心後,馬上由專業醫護人員接上二十四小時監測心電圖並由傳送記錄在中央監視器監控。我們知道急性心肌梗塞有將近一半的死亡病例發生在症狀出現後一小時內,發生原因常以心室顫動為主。快速且有效的電擊是救命最重要的方法。心臟加護中心正是提供治療此類危險心律不整最好場所。其他約三分之一死亡病例則發生在住院後四十八小時內,常見的原因為心臟衰竭及心因性休克。

  李先生發生急性心肌梗塞明顯有心臟衰竭的症候出現,血壓下降,尿液減少而必須使用強心劑及減低心臟壓力負荷的藥物,以維持一定血壓及保持身體重要器官的血液循環。所以,醫護人員很快的又在李先生的動脈及頸靜脈上分別放置監測血壓及血流動力導管,瞭解病人肺動脈、右心房及右心室及肺動脈的壓力並估算心輸出量,周邊及肺血管阻力。這些簡單的數據可以用來區別休克的原因以及調整藥物重要的依據。

  李先生因持續休克,心電圖有明顯改變,且聽診出現清楚心雜音。表示心肌梗塞後可能出現了二尖瓣閉鎖不全或心室中隔缺損等併發症,這些嚴重的併發症,尤其是心肌梗塞後之心室中隔缺損,常須要外科手術治療,才可以救命。心臟加護中心裡專責醫師,在快速短暫時間內也利用了心臟超音波檢查,做關鍵性的診斷。檢查後,醫師發現病人有二尖瓣閉鎖不全的現象,於是除了調整心臟用藥外,即刻實施放置經動脈氣球幫浦器,減少心臟負荷並會診心臟外科醫師,必要時立刻開刀處理。

  關於心臟加護中心設立的緣起,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因為當時美國心臟學者研究指出,在心肌梗塞後二至三天內,發生心室性心律不整的機會相當大,而藉由具備二十四小時監測心電圖以及血行動力學監測的『冠狀動脈加護病房』(Coronary Care Unit,CCU) 之成立,及早偵測並實施整流或去顫電擊治療,可大幅降低心肌梗塞病人的死亡率。更重要的是心臟加護中心有具備專業經驗且訓練有素的醫護人員可對病人病情做適當的處置反應。經過三十多年的演進,CCU在心臟重症病患的治療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心臟加護中心因有完善的急救及監控設備及專責醫護人員,不分晝夜的照護,以致於提升了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及其併發症的效率。現代化的CCU,不僅針對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心肌梗塞病患,其他如嚴重鬱血性心衰竭、心因性休克、急性肺水腫、危及生命的心律不整,或是高血壓危象、主動脈剝離、心內膜炎等,都是CCU照護的範圍。此外,許多的心臟病患,也常合併有其他內、外科的重症病情,因此現代化的CCU,其實就是『心臟重症加護中心』 (Critical Care Unit of Cardiology)

  本院心臟加護中心,配備有血行動力學及24小時心電圖之生理監視系統、心律調節器和去顫器、呼吸輔助器、動脈血氧分析儀、多功能彩色都普勒超音波、微量注射控制器等。心血管中心設計概念下,設在心導管室旁邊,對心臟重症病人之心導管診療有相當大的助益。目前的心臟重症加護病房,也提供了床邊血液透析機(CAVHD, CVVHD)、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對於急重症的心臟病患,可提供更積極的醫療服務。


  結合急診、緊急介入性心導管小組、以及心臟內、外科,採取全年無休、24小時的醫療照護,以一致化照護流程,穩定高水準的醫療品質,提供心血管疾病緊急重症醫療,最便利、安心的照護。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