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都不打疫苗-流感疫情揭露的醜陋真相
文/古彥男 醫師
病毒的全境擴散
2011 年上映的電影『全境擴散』,是身為醫護人員的我看過最寫實也最貼近我們生活的傳染病電影。片中有包括麥特戴蒙、葛妮絲派特蘿、凱特溫絲蕾,以及裘德洛等好萊塢巨星,但電影本身想表達給觀眾的內容,並沒有因為演員的星光熠熠而顯得黯淡(不過評價兩極,很多人覺得劇情過於沉悶而看到睡著)。
故事描述著一種病毒,在蝙蝠跟豬之間交互傳染後產生了變異,對人的傳染力大增,迅速造成了全球的大流行以及節節高升的死亡人數。電影中對於政府官員、醫護人員、平民百姓,以及先進與落後國家的社會,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的各種反應,有深刻的刻劃。
其實這部電影主要是根據 2003 年令全球陷入恐慌的 SARS 疫情改編而成,電影中病毒的變異模式與散播途徑,也跟我們熟悉的流感病毒十分相像......
台灣的健保制度對全國民眾來說絕對是表面上世界上最慷慨的醫療制度,不僅就醫方便,醫療費用也便宜,連一些原本昂貴的自費疫苗,都被列入公費施打的計畫之中(如肺炎鏈球菌疫苗)。然而在眾多高接種率的公費疫苗中,流感疫苗的接種率可說是一枝獨秀的低。
由於流感病毒變異的速度快,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一樣,世界衛生組織只能預測每一年度可能流行的病毒株,以此製作成疫苗。這樣會產生兩個讓大家不想接種疫苗的原因:一是每年都必須接種,無法注射一兩劑後就有長久的保護力;二是萬一預測錯誤,挨了針最後還是得了流感,許多人在情感上無法接受。
再加上媒體對流感疫苗不良反應個案的重點報導,以及對 2009 年 H1N1 流感疫苗安全性的質疑,導致台灣近幾年的接種率幾乎都是在谷底徘徊。
以去年疾病管制署的統計資料,公費疫苗接種的比率不到五成,如果放大到全國人口來看,接種率甚至連兩成都不到。當大家因為擔心疫苗的不良反應選擇不接種,且因為短期內沒有重大疫情發生而漸漸忘記傳染病的恐怖時,就在去年,流感病毒給台灣的民眾與醫療系統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我們可以看到,從 2011 年之後,流感病毒在台灣並沒有造成太重大的疫情。然而這不代表危機不在我們身邊-就在去年,流感病毒讓我們體驗到,傳染病的傳播與爆發,可以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造成重症病例數破千,死亡人數破百!而且根據統計,95% 以上流感重症患者未接種疫苗!
你覺得這只是單一年度或單一疾病的狀況,不代表每一年的疫情或其他傳染病?你覺得等到疫情要升溫了再接種也不遲?還是你覺得自己身強體壯,不怕傳染病侵襲,就算染病了在台灣這種便宜又方便的醫療環境也不怕沒得醫?
讓我來告訴你甚麼是『醜陋的真相』。
真相一:疫苗接種率過低,造成傳染病爆發,中外皆然。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歐美國家。 1998 年時一位英國醫師發表了一篇論文,內容指出接種三合一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會造成小孩自閉症的發生率上升,雖然該論文最後被證實是作者假造的無稽之談,但仍造成歐美國家興起一股反疫苗運動,三合一疫苗的接種率更是逐年下降。
疫苗接種率過低的結果永遠只有一個:傳染病的爆發。英國從 2000 年開始感染麻疹的人數逐漸上升,到現在仍是麻疹流行地區;美國曾經在 2000 年宣布麻疹病毒已在其境內絕跡,結果在 2014~2015 年加州爆發大流行。
那你說台灣安全嗎?如果你的小孩有接種疫苗,那大可放心,但如果沒有怎麼辦?那就不要出國、不要去機場、不要坐高鐵、不要坐捷運、不要......
真相二:你不打疫苗,政府下修預算,藥廠寧願不賣。
由於疫苗這種生物製劑,在運輸及保存上的要求相當高,也有一定的保存期限,此外如流感疫苗,其內含的病毒株每年不一樣,今年的疫苗無法留到隔年再使用。當政府買得太多會增加運輸及保存的成本,用不完而過期的疫苗更是浪費納稅人的錢已經捉襟見肘的疫苗預算。
因此衛服部會根據各種公費疫苗施打的比率,以及未來需要接種的人口數,來編列所需的預算。當施打人數下降時,預算金額就可能會下修,如果剛好遇到購買數量下降而需求又突然暴增,就會發生有人打不到疫苗的狀況(別懷疑,去年流感疫情爆發後,一直到今年三月都還有家屬帶小孩來想打早就用完的疫苗)。
再來是台灣的市場跟歐美等大國比已經很小了,如果政府購買的數量一直在減少,我們又拿不出有力的購買價格跟別人競爭,最後就是落得疫苗搶輸人家,以及民眾有錢也打不到疫苗的後果。
真相三:疫情升溫,病毒快速變異,補打疫苗也沒效。
流感疫苗之所以每年都要接種才有效,就是因為流感病毒非常容易產生變異,讓我們的免疫系統無法在感染過後,或是接種一次疫苗後就能提供終身的保護力。
病毒的變異從哪裡來?一個方式是當病毒在宿主體內大量複製時,本身的基因發生突變,另一個方式則是當同一個宿主(可以是人、豬、或是禽鳥類)體內不只有一種流感病毒時,不同的病毒間互換基因,來重組出一個新的病毒(如 2009 年的 H1N1)。這樣的變異都可以使我們的免疫系統與疫苗失效,造成大流行。
因此當疫情升溫了,代表病毒在大量的傳播與複製,大大的增加了變異的機會,一旦產生變異,就算補打了本來有效的疫苗,也擋不住已經變身的病毒,所以給病毒大流行且變異的機會前,先接種疫苗預防感染,才是最好的策略。
真相四:醫療系統早已負擔沉重,疫情爆發醫院一床難求。
當很多人因為健保的福利,以為醫療本來就是這麼便宜與便利,台灣的醫療系統早就因為政策問題以及民眾的就醫習慣而負擔沉重,一旦因天災人禍或是傳染病流行,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的醫療需求,往往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去年的八仙塵爆,到今年初的流感疫情,各大醫學中心急診及加護病房都被塞爆,有的醫院兩度關閉急診,有的醫學中心重症病人多到連救命的葉克膜都不夠用,急診等住院病床的人數節節高升,醫護人員跟病人都叫苦連天。
然而政府相關單位不僅連政策的調整不夠迅速,連對疫情的嚴重度還有醫療資源的分配都掌握不住,你還認為台灣的醫療在你生病的時候真能萬無一失?
我們知道有打疫苗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可以對抗疾病的抗體,我們也知道沒有疫苗可以百分之百不會有不良反應,然而疫苗從問世以來,也被證實是可以有效預防疾病,挽救許多生命的重要方法。當不良反應造成的損失大於預防疾病的利益時,這種疫苗就會被停止施打或是根本不會上市。
在我們的社會中有許多人可能因為年紀太小、對疫苗有過敏反應、或是有其他禁忌症無法藉由接種疫苗獲得對疾病的保護力,他們也常常是傳染病造成重症的高風險群。如果我們接種疫苗的比率夠高,不僅獲得保護自己的抗體,同時也因為疾病不容易傳播而可以間接保護到這些容易被感染的族群。
今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已經開始施打,請問『你』會怎麼選擇呢?
接種率最低的公費疫苗
台灣的健保制度對全國民眾來說絕對是
由於流感病毒變異的速度快,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不一樣,世界衛生組織只能預測每一年度可能流行的病毒株,以此製作成疫苗。這樣會產生兩個讓大家不想接種疫苗的原因:一是每年都必須接種,無法注射一兩劑後就有長久的保護力;二是萬一預測錯誤,挨了針最後還是得了流感,許多人在情感上無法接受。
再加上媒體對流感疫苗不良反應個案的重點報導,以及對 2009 年 H1N1 流感疫苗安全性的質疑,導致台灣近幾年的接種率幾乎都是在谷底徘徊。
不接種疫苗的結果-全國人民共同承擔
我們可以看到,從 2011 年之後,流感病毒在台灣並沒有造成太重大的疫情。然而這不代表危機不在我們身邊-就在去年,流感病毒讓我們體驗到,傳染病的傳播與爆發,可以在短短的幾個月內,造成重症病例數破千,死亡人數破百!而且根據統計,95% 以上流感重症患者未接種疫苗!
你覺得這只是單一年度或單一疾病的狀況,不代表每一年的疫情或其他傳染病?你覺得等到疫情要升溫了再接種也不遲?還是你覺得自己身強體壯,不怕傳染病侵襲,就算染病了在台灣這種便宜又方便的醫療環境也不怕沒得醫?
讓我來告訴你甚麼是『醜陋的真相』。
真相一:疫苗接種率過低,造成傳染病爆發,中外皆然。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歐美國家。 1998 年時一位英國醫師發表了一篇論文,內容指出接種三合一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會造成小孩自閉症的發生率上升,雖然該論文最後被證實是作者假造的無稽之談,但仍造成歐美國家興起一股反疫苗運動,三合一疫苗的接種率更是逐年下降。
疫苗接種率過低的結果永遠只有一個:傳染病的爆發。英國從 2000 年開始感染麻疹的人數逐漸上升,到現在仍是麻疹流行地區;美國曾經在 2000 年宣布麻疹病毒已在其境內絕跡,結果在 2014~2015 年加州爆發大流行。
那你說台灣安全嗎?如果你的小孩有接種疫苗,那大可放心,但如果沒有怎麼辦?那就不要出國、不要去機場、不要坐高鐵、不要坐捷運、不要......
真相二:你不打疫苗,政府下修預算,藥廠寧願不賣。
由於疫苗這種生物製劑,在運輸及保存上的要求相當高,也有一定的保存期限,此外如流感疫苗,其內含的病毒株每年不一樣,今年的疫苗無法留到隔年再使用。當政府買得太多會增加運輸及保存的成本,用不完而過期的疫苗更是浪費
因此衛服部會根據各種公費疫苗施打的比率,以及未來需要接種的人口數,來編列所需的預算。當施打人數下降時,預算金額就可能會下修,如果剛好遇到購買數量下降而需求又突然暴增,就會發生有人打不到疫苗的狀況(別懷疑,去年流感疫情爆發後,一直到今年三月都還有家屬帶小孩來想打早就用完的疫苗)。
再來是台灣的市場跟歐美等大國比已經很小了,如果政府購買的數量一直在減少,我們又拿不出有力的購買價格跟別人競爭,最後就是落得疫苗搶輸人家,以及民眾有錢也打不到疫苗的後果。
真相三:疫情升溫,病毒快速變異,補打疫苗也沒效。
流感疫苗之所以每年都要接種才有效,就是因為流感病毒非常容易產生變異,讓我們的免疫系統無法在感染過後,或是接種一次疫苗後就能提供終身的保護力。
病毒的變異從哪裡來?一個方式是當病毒在宿主體內大量複製時,本身的基因發生突變,另一個方式則是當同一個宿主(可以是人、豬、或是禽鳥類)體內不只有一種流感病毒時,不同的病毒間互換基因,來重組出一個新的病毒(如 2009 年的 H1N1)。這樣的變異都可以使我們的免疫系統與疫苗失效,造成大流行。
因此當疫情升溫了,代表病毒在大量的傳播與複製,大大的增加了變異的機會,一旦產生變異,就算補打了本來有效的疫苗,也擋不住已經變身的病毒,所以給病毒大流行且變異的機會前,先接種疫苗預防感染,才是最好的策略。
真相四:醫療系統早已負擔沉重,疫情爆發醫院一床難求。
當很多人因為健保的福利,以為醫療本來就是這麼便宜與便利,台灣的醫療系統早就因為政策問題以及民眾的就醫習慣而負擔沉重,一旦因天災人禍或是傳染病流行,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的醫療需求,往往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從去年的八仙塵爆,到今年初的流感疫情,各大醫學中心急診及加護病房都被塞爆,有的醫院兩度關閉急診,有的醫學中心重症病人多到連救命的葉克膜都不夠用,急診等住院病床的人數節節高升,醫護人員跟病人都叫苦連天。
然而政府相關單位不僅連政策的調整不夠迅速,連對疫情的嚴重度還有醫療資源的分配都掌握不住,你還認為台灣的醫療在你生病的時候真能萬無一失?
疫苗並不完美,但仍是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我們知道有打疫苗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可以對抗疾病的抗體,我們也知道沒有疫苗可以百分之百不會有不良反應,然而疫苗從問世以來,也被證實是可以有效預防疾病,挽救許多生命的重要方法。當不良反應造成的損失大於預防疾病的利益時,這種疫苗就會被停止施打或是根本不會上市。
在我們的社會中有許多人可能因為年紀太小、對疫苗有過敏反應、或是有其他禁忌症無法藉由接種疫苗獲得對疾病的保護力,他們也常常是傳染病造成重症的高風險群。如果我們接種疫苗的比率夠高,不僅獲得保護自己的抗體,同時也因為疾病不容易傳播而可以間接保護到這些容易被感染的族群。
今年的公費流感疫苗已經開始施打,請問『你』會怎麼選擇呢?
留言